|
數千年的深厚積澱,中國文物在世界文物界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有價值的中國文物流散在海外市場」已經成了中國收藏界的心痛。2003年,上海大學教授陳文平在滬倡議成立「中國被劫文物追索研究中心」。按照陳文平的說法,中國文物流失驚人,數以百萬計,精品達幾十萬件,涉及47個國家,而戰亂是文物外流的主要因由。 陳文平的倡儀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但有一種現象卻越來越讓他感到欣慰——在世界頂級文物拍賣場中,中國人的身影頻頻出現。而這些「奪寶奇兵」的主力,是來自浙江的民間資本。浙江博物館社教部主任趙幼強說:「僅僅我認識的15位浙江收藏家每年就向海外文物市場『砸』入數億元人民幣,而浙江人每年到底從海外購回了多少文物,目前沒有人能說清楚。」 趙幼強透露,為了在頂級國寶拍賣場中形成可與跨國"文物大鱷"抗衡的力量,一次史無前例的"奪寶奇兵峰會"數月內將在浙江慈溪召開。 浙江民間資本回購海外國寶,是近十來年出現的新情況。作為浙江省博物館的社教負責人,趙幼強見證了民間資本的成長歷程。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的他,也是民間企業家可靠的咨詢對象,在他的辦公室裡,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客人:他們身旁跟著牛高馬大的助手,手裡往往捧了裝著沉甸甸文物的紙盒。 趙幼強說,雖然民間資本成長迅猛,但為了共同面對的一些問題,企業家們計劃在2005年3月聚首,深入探討「追擊」海外國寶「A計劃」。 國有博物館: 民間博物館終將大行其道 「家有寶藏——2003浙江民間收藏珍品大展」今年年初在浙江博物館舉行,民營企業家們在這次展會中拿出的「寶貝」讓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趙雁君心跳不已,他用「驚嚇」來形容自己的感受:「沒有想到民間收藏的藏品這麼多,質量這麼高」。晚商的「獸面紋銅鼎」、東漢「重列神人車馬畫像鏡」、唐代「狩獵菱花鏡」、清代「乾隆雲龍紋剔紅小櫃」……這些承載了沉重歷史文化的中國文物流失海外已久,它們的重現讓文物專家落淚。 趙幼強告訴晨報記者:「這些東西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在這次展會中280件(組)文物大部分是民間收藏家從海外購回的,它們只不過是浙江民間文物收藏的冰山一角而已。可以很肯定地說,浙江民間資本收藏的文物,從數量和質量上來說,已超過了浙江博物館。」 「一般的省級博物館,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上千萬元買海外文物,而對於浙江一些私人集團來說,每年花數千萬元參與海外文物拍賣是很正常的事。」趙幼強說,「其實,民間收藏家是世界文物收藏的主力軍,在大多數西方國家,文物收藏都以私人博物館為主。我國《文物保護法》修訂後,已經方便了民間購買、交流、收藏文物,民間博物館大行其道已經成了趨勢。相信過四五年後你再來浙江,民間博物館已經遍地開花了!」 民資收藏: 手提百萬現金「奪寶」不眨眼 在浙江博物館,晨報記者偶遇浙江永康林炎集團總裁李林炎,從他口中記者感受到了一個民間企業家藏寶的心路歷程。 「我們集團是做日用品的,最初買文物只是想在製造碗、盤時借鑒古代瓷器紋樣。但買多幾次後,發現自己竟真的迷上了。」和很多浙江藏寶企業相仿,李林炎從十多年前開始收藏文物,目前已小有成就———建立起了私人收藏室。 現在李林炎經常躲在自己的斗室中,端起個瓷瓶把玩許久:這個瓷瓶是哪個朝代的?製作它的工匠是誰?當初曾經在哪位官家小姐的閨房中放過?戰亂是否曾在它表面造成瑕疵?幾百年前誰曾和自己一樣把它拿在手中把玩?「人總是對未知的事物心存敬畏」,李林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感受著歷史的厚重。 「買著買著就成了一種愛好,現在我平均每年至少花300萬元購買文物」,李林炎說。在慈溪,很多私人藏家「玩」文物已經到了癡迷甚至狂熱的地步,常常用手提箱提個幾百萬元去「購寶」,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在民間購寶資本的大本營浙江慈溪,晨報記者瞭解到,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加之大量資本介入文物市場,中國文物在海外拍賣價格不斷「翻著跟斗往上躥」。 在資本的刺激下,國內文物市場也呈現火爆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浙江商人跟進國際文物市場,為資本升值尋找新的出口。一些浙江民營集團目前文物收藏已頗具規模,如徐龍集團總裁近來就經常被人看見在國際拍賣市場上頻繁出手。 世界頂級拍賣行: 向慈溪20多名企業主發邀請信 在浙江慈溪,晨報記者沒有找到主要的幾位文物收藏家——他們及其助手集體關閉了手機。有知情人稱,每當他們出國「購寶」,手機鐵定關機。 去年10月,有人看到徐龍集團總裁徐其明出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的藝術品拍賣會上。他穿著藍色西裝,每次報價的時候都興奮地揮舞著手裡的塑料報價牌。對於一件明宮陶瓷茶杯,徐其明的開價是112萬美元,但最後未能中標;翌日,徐其明終於從一個日本人手裡買下了一隻有三百年歷史的瓷瓶,成交價193000美元,是底價的兩倍。 2004年10月,由於頻繁光顧世界頂級拍賣會,浙江慈溪的20多名民間企業家收到了世界兩大拍賣行——佳士得和蘇富比的宴會邀請信。10月30日晚,這些民間企業家出現在香港萬豪酒店的晚宴會上,兩大拍賣行亞洲區主席向他們舉杯致意。與他們同座的,大多是白皮膚藍眼睛的外國大亨。這次宴會,不僅標誌著他們成了兩大拍賣行兩天後舉行的拍賣會的貴賓,也標誌著中國人已經成為國際文物拍賣市場的重要力量之一。 2004年浙江民間回購海外國寶大手筆 德國納高拍賣行掌門人羅賓先生表示,近年來買家隊伍中有五成是中國人,其購買力占拍賣總額的近三成。 2004年6月,祖籍浙江溫嶺的天地集團老總以6930萬元天價拍得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 2004年,蘇富比香港秋季拍賣會上,浙江徐龍食品集團老總徐其明最後拍回來的,一件是450萬港元的清雍正粉彩桃紋盞,另一件是400萬港元的元代青花龍紋罐。加上之前倫敦和紐約拍賣會上的競拍,徐其明今年的海外文物購買投入已經超過3000萬元。 在北京「2004年中貿聖佳春季拍賣會上」,明末清初畫壇巨擘陳洪綬一直流落他鄉的《花鳥圖冊》被浙江中凱集團以2800萬元拍回。 紹興某民企老闆專收海內外東漢會稽鏡(一種青銅鏡),截至2004年藏數已經超過400塊,國內無一家博物館能超過他。 |
Tag: gift | gifts | Souvenirs | corporate gift | 禮品 | 贈品 | 禮贈品 | 公司禮品 | 廣告禮品 | Business gift | Premium | gift ideas | souvenir | premiums | usb flash drive | shopping bag | wedding favor | |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
民間購海外國寶頻 浙民資結盟奪寶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