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世紀,全球溫度還會升高1.8℃—4℃;發展中國家,每年有300萬人死于水相關疾病;全世界每年有200萬人因空氣污染過早死亡……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出自10月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最新報告,其中對全球目前諸如大氣、土地、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狀況作出了評估。 在中國,這些問題同樣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為此,《生命時報》連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專家、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世秋,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大氣污染。報告稱,全球溫度自1906年來升高了0.74℃,而對本世紀的最樂觀估計是將升高1.8℃—4℃;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比過去更大;溫室氣體能在大氣中存在長達5萬年;在中國等國家,酸雨危害依然嚴重。 張世秋表示,對中國來講,不僅要關注氣候變化,還要重視區域空氣污染。節能減排無疑是一重大舉措。老百姓不僅要做到日常節能、節電,更應多選用節能產品,因為其消費行為會影響廠家的生產,從而決定能源消耗的多少。此外,少開機動車,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水。報告中數據顯示,灌溉用水已經占了可用水量的70%,淡水量仍在減少;由于受到微生物病原體以及富營養化的影響,全球水質都在下降,被污染的水依然是人類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大原因;此外,抗生素等藥品也會對水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 在中國,水問題尤其嚴峻,水量短缺、分布不均、污染嚴重是最突出特點。張世秋說,中國是一個缺水國家,人均水量只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4,主要分布在南方,西北地區很少。同時,全國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水質普遍超標。因此,中國目前在水污染和水資源利用方面還存在很多挑戰,應該更多關注節水、飲用水安全、降低和消除水域污染等問題。 化學物污染。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在商業上使用的化合物多達5萬種,且每年增加數百種,預計全球化學品生產在今后20年里還要增加85%;因環境原因而導致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4。報告首次強調,在過去的10年里,電子廢棄物及危險廢棄物的非法買賣已經成為新的問題。 近幾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又是全世界主要的玩具、塑料制品生產國,導致各類化學用品使用量非常大。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農藥化學品的使用不容樂觀。持久性有機污染難以消解,應予以特別關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選用環保可降解物品。 食物。報告顯示,全球2/3人口的食品安全取決于化肥,尤其是氮肥的使用;人口增長、過度消費以及從消費谷物變為消費肉類,都使將來對食品的需求會比目前的數字增加2.5—3.5倍;基因失去了多樣性,會威脅到食品的安全,所有的家畜中有90%的種類來自14種動物,而30種農作物則在農業中占絕對優勢;海洋不斷酸化以及溫度越來越高,同樣會影響到全球食品的安全。 食物安全包括可供量和質量兩方面。中國的耕地資源緊張,中國政府已經通過嚴格控制耕地資源總量,保障糧食供給。同時,急需在農村每家每戶普及農藥化學品的使用知識,推廣有機農業實踐。 |
Tag: 禮品 | gift | 環保袋 | recycle bag |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專家表示:四大環境問題威脅人類健康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